【校友专访 悠悠此情】传承 创新 前行——记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校友杨石榴教授

发布时间:2023-10-19浏览次数:10

作者:戎萌萌 摄影:网通站 审核:单 杰 发布:唐 莹

【校友名片】杨石榴,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学会会员,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SCI期刊《Batteries》客座编辑,《当代化工研究》编委,淮南市能量存储与转化碳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向带头人,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化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多年来,杨石榴一直从事无机纳米材料、碳基杂化/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电催化和储能领域的应用的研究,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1项,授权5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

潜心科研,立志做新能源领域的勇毅行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顺应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大趋势下,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未来,始终高度重视我国能源发展问题,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亲自指导推动能源革命。

杨石榴,淮南师范学院2001级化学生物系化学专业杰出校友,目前在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杨石榴教授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耕耘多年,教科研硕果累累。“对人类来说,能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跟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而能源科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能源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温暖和文明进步的动力。”

“如今,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这迫使人类开始思考寻找新的能源。可充放电电池作为一种能够将电能高效储存并再次释放的能源设备,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杨石榴的研究方向是能够影响电池性能高低的材料设计与制备,通过对材料形貌、尺寸、结构、组成的精准调控,从而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

除了上课和吃饭睡觉外,杨石榴每天早出晚归,经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午休时间也很短,直到晚上九、十点钟才离开实验室。即使在周末休息时间,他也经常到办公室备课、做科研。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杨石榴主持申报的项目《MPO/框架碳界面结构、强度调控及涉氧双功能电催化性能增效机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该项目研究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更安全高效的电力供应方案,同时也会为环保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淮南师范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朱家兵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旨在支持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专项基金项目,在我国科学研究领域中层次高、影响大,是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此次立项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勤奋向学,努力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孩子,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好的,妈,您放心吧。”

这是中学时代的杨石榴独自一人背上行囊离开家门时和依依不舍的母亲道别时的对话。离开了熟悉的农家小院,杨石榴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和未来的憧憬,开始步入紧张有序的高中学习和生活。

十年寒窗苦,一朝梦成真。2001年的夏天,杨石榴从班主任手中接过了新鲜出炉的淮南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一时间感想万千,感慨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畅想未来美好的大学生活。

在师院求学期间,杨石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奋刻苦的学习生活作风。杨石榴连续3年获得淮南师范学院“一等奖学金”,并且在大二时被班主任推荐进入学生会担任学生干部,锻炼提升自我。

“很幸运,在淮南师范学院求学期间,我遇到了王凤武、刘道富等多位恩师,是他们的耐心鼓励和悉心指导为我打开了求学治学之门,也正是他们认真严谨、深耕科研的学者精神成为我后来读研和读博路上的精神指引。”

每一个成就的背后都是超越常人的付出和坚持。回顾漫漫求学路,有两场考试经历让杨石榴终生难忘。一是当年考研时的孤独与焦虑,为了复习备考,他曾在考试前连续失眠一周;二是为了出国留学,忍着饥饿连续进行了四小时的新托福考试,走出考场时的头晕目眩让他至今感慨万千。“奋斗过的青春才更美丽,这一切付出都值得纪念。”

初心不改,坚持做学子成才路上的引导者

“母校的沃土滋养了我,母校的恩师们培育了我。前些年我虽人在江苏打拼,但是始终心系母校的发展,虽然在外取得了些许成绩,但是对母校的这份深情让我义无反顾回到我曾经求学的地方,追随着老师们的足迹,努力向着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目标锤炼自己。”2022年年初,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的杨石榴博士放弃了工作数载的某省外高校的热情挽留和高薪待遇,毅然选择回到母校淮南师范学院,在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执教,为师院莘莘学子传道授业解惑,致力于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课堂教学阵地。

“师院的每个角落都有我的回忆,回到母校当老师,不仅有熟悉的环境,还有熟悉的领导和老师,我不仅仅是化材院同学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学长。因为曾经相似的经历,我和同学们有聊不完的共同话题。”

有干劲、有朝气、有想法、有情怀,时而严格,时而宽容,这是同学们对杨石榴老师的评价。对于这样一位亦师亦友、学识渊博的教授“师兄”,大家十分的认可和接受,杨老师的课堂极少有同学请假、迟到现象,能看到的都是一双双渴望知识的明眸。

曾经,这里有杨石榴认真勤勉的奋斗身影;如今,他和学生们一起在这里追梦知识的海洋……

曾经,师院给了杨石榴最美好的青春回忆;如今,他正在陪师弟师妹们绘就绚丽多彩的青春……

曾经,杨石榴在外拼搏多年卓有一番成就;如今,他毅然从恩师们手中接过立德树人的接力棒,传递着一代代师院人“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的教育理念……

传承,创新,前行!淮南师范学院正是杨石榴老师梦想扬帆起航之地。在此,希望广大学子以榜样为力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师院这片沃土上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校友寄语】人生没有永远的坦途,只有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才能铸就你依稀铭记的梦想!